首页 > 研学新闻 暑期红色研学之旅丨“追寻大钊先生足迹”City Walk第三期成功举办
暑期红色研学之旅丨“追寻大钊先生足迹”City Walk第三期成功举办
为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8月1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追寻大钊先生足迹”City Walk活动第三期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觉醒年代”研学行师生代表和北京市第166中学、育英学校的青年学子及家长近30人参与。他们沿着大钊先生的真理传播之路,在北大红楼见证马克思主义星火燎原,于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感悟革命青年热血激荡,沉浸式追寻革命初心、感悟信仰力量。
北大红楼寻根:星火初燃之地
上午8时30分,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佩戴上“‘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觉醒年代’研学行”主题贴纸与City Walk定制名牌,领取一份主题研学学案,踏上了追寻真理与信仰的红色文化研学之旅。
在北大红楼——这座见证了中国近代思想激荡与新文化运动风云的红砖建筑内,青年学子跟随讲解员走进“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主题展”。在图书馆主任室旧址复原内,承载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信念的书桌,摆放着《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雄文的书柜,诉说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源头。青年学生们看着历史实物,仿佛李大钊先生当年伏案疾书、播撒真理的场景重现眼前,也深刻理解张申府所言“中国的革命绝不可忘掉这个地方”的分量。
来今雨轩续章:思想激荡之所
上午9时许,研学团队沿着五四大街、景山前街、北长街,穿越北京中轴线来到中山公园。青年学子们在中山公园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孙中山先生铜像、来今雨轩革命活动旧址,感受革命精神的多元传承。
中山公园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中山堂作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场所,庄严肃穆的氛围让青少年们缅怀这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和推翻帝制做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驱。伫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象征着革命先行者的精神永存。而保卫和平坊则承载着近代中国从屈辱抗争到追求独立和平的曲折历程。这一组地标共同构成了理解那个风雷激荡时代的重要背景。
来今雨轩这座百年茶社则是中山公园的核心革命史迹点。这里曾是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先驱传播真理的“精神客厅”。1918年,李大钊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发表了振聋发聩的《庶民的胜利》演讲;此后,少年中国学会的聚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探讨在此热烈展开。青年们步入精心布置的“少年中国学会”和“文学研究会”专题展厅,通过珍贵史料,感受百年前进步知识分子在此编辑刊物、研讨时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忱。百余年前“新青年”们为真理呐喊的身影,为民族寻路的求索,在此刻与当代学子的脚步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青春回响:信仰薪火相传
两个半小时的City Walk,串联起从理论孕育到实践传播的壮阔篇章。已经连续参加三期活动的李同学和朋友围在工作人员身边,询问着下一场研学活动的计划安排,希望能够继续暑期红色研学之旅。还有不少青少年意犹未尽,他们或继续结伴探访,或在长廊下整理笔记,在学案上留下了自己的参观感受。
参观感受
北京大学 李沁钊此次暑期红色主题研学活动,是纪念馆作为建党主题片区牵头单位,发挥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建党主题片区场馆融合发展的生动探索,也是创新社教形式、活化利用红色资源的积极实践。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对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深切缅怀,更是对红色基因的生动传承。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的起点,在历史的现场汲取精神力量,将“铁肩担道义”的担当与“为庶民谋胜利”的理想内化于心,照亮新时代的奋斗征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gansuyanxue.com/2025/0820/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