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学活动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实践调研团开展系列研学活动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实践调研团开展系列研学活动
为探寻电力发展脉络,传承工匠精神,学习榜样事迹,了解乡村发展趋势,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实践调研团在方昉老师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至8月间,先后走进杭州、丽水、宁波等地的企业、乡村及相关机构,开展了一场场富有意义的实践调研活动,架起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匠人与青年”的桥梁。
2025年7月14日实践团队在杭州富阳区
7月14日,实践调研团首站来到杭州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在这里,同学们与国家级技能大师、公司创始人吴玉泉这位大国工匠,以及公司总经理吴向荣展开了深入交流。吴玉泉结合自身40多年的从业经历,用“摆摊修水泵”“台风天抢修”等亲身故事,生动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强调技术传承和沉淀的重要性,他表示技术是“熬”出来的,要像对待艺术品一样打磨每个零件。同时,他还介绍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如1970年代铸铁水轮机在保留坚固耐用铸造工艺的基础上,加入3D打印精密叶片和智能监测系统。交流中,吴玉泉还提及我校优秀校友在公司质检、技术研发等岗位的突出表现,展现了校企合作育人的丰硕成果。此外,同学们参观了水电老设备展览馆,1970年代的铸铁水轮机、清代木质闸门、1949年美国“WESTINGHOUSE”设备等珍贵展品,让大家直观了解到水电技术的演进历程。在科普教育基地,互动装置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水电科技的独特魅力。
首站
2025年7月22日实践团队在杭州萧山及钱塘区
7月22日,实践团走进杭州萧山及钱塘区。在杭州萧山城市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详细讲解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流程、垃圾分类及炉渣和飞灰处理等内容,并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垃圾处理工序,该公司的技术岗位校友还为同学们提供了职业规划建议。
杭州蓝成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亚洲最大的污泥发电厂,萧山工匠、集团劳模校友向大家介绍了全自动化电力运行流程及企业发展史,在“蓝动力工作室”的交流中,校友分享了在东南亚的工作经历,强调坚持复盘的重要性,专工也着重指出了技术技能的重要性。
随后,实践团来到格力电器杭州公司,了解到“光储直柔”项目,见证了传统制造向绿色智能的升级,还学习了3D打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校友也为同学生的大学职业规划出谋划策。
参观实录
在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新江村,同学们与乡村CEO罗总交流,深入了解了村庄在“千万工程”背景下,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转型实践,包括村容村貌、草莓产业、农文旅发展及乡村就业政策等方面。
河庄街道新江村
- 调研实录 -
2025年8月6-11日实践团队在丽水和宁波市
8月6日至11日,实践团的足迹延伸至丽水、宁波等地。在浙江云盛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校友周总介绍了低压配电柜定制、水处理产品等业务,以及光伏、储能技术趋势,还科普了JP综合箱及无功补偿知识,并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以兴趣为先,明确职业方向,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注重自学与技能提升。
莲都区大港头供电所的校友分享了基层电力工作经历,体现出敬业与责任担当,他建议大家多实践,带着问题探索,平衡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在52赫兹数字游民基地,主理人介绍了基地的运营情况及“共居、共生、共创”模式,数字游民们分享了“线上+线下”的灵活工作体验,强调成为数字游民需具备线上办公、专业技能及自律能力。
在奉化区岩头村,实践团与乡村CEO黄总交流,了解了村庄的人口结构及产业困境,并建议结合当地特色打造数字游民聚集地及研学新业态。
奉化区蒋家池头村的返乡创业者江总分享了“新媒体+农文旅”的发展路径,实践团见证了电商直播助农的成果,深刻感悟到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实践团还走访了象山县的创新创业校友,他建议学生深耕专业、参与学科竞赛、关注行业前沿,将校园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电力发展、环保能源、智能制造、数字乡村及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从大国工匠到优秀校友,从企业精英到乡村带头人,榜样们的故事和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大家深刻认识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工匠精神需要在传承中创新,青年一代应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以扎实的技能和积极的实践行动,在各自领域创造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据指导老师方昉介绍,后续还将带领学生实践团走访浙江省内更多电力相关单位,继续探寻百年电力辉煌发展史,寻找更多校友榜样,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宣传,推进数字化建设管理,让科普教育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部分队员感悟
01
队长白炎承
Hot
这次实践让我对电力发展有了直观认识。在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吴玉泉大师“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打动了我,他用几十年经历诠释工匠精神。老设备展览馆的展品,展现了水电技术从清代到现代的演进。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泥发电让我看到环保与能源的结合,我明白青年要传承匠心,结合创新,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智慧,再将智慧转化为动力,从而为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队员陈城
Hot
此次实践调研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尤其是在探访数字游民基地时,我第一次了解到“线上+线下”的灵活工作模式,拓宽了对职业形态的想象。优秀校友和行业榜样们的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职业选择不仅关乎兴趣,更需坚持与沉淀。他们扎根专业、持续学习、敢于创新的态度,让我更加明确要在大学阶段夯实技能、明确方向,为将来无论选择传统行业还是新兴领域,都能保持竞争力与社会价值。
03
竺升阳
Hot
这次实践让我看见电力绿色转型的速度。在杭州蓝成环保能源,我听“萧山工匠、集团劳模”校友讲述全自动化机组运行与企业蜕变,在蓝动力工作室里学到坚持复盘与技能精进的要义。污泥变清洁电的过程,让我明白把匠心与创新合在一起,才能把知识化为生产力,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我将把课堂所学沉到现场。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gansuyanxue.com/2025/0827/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