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学新闻 环江县首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环江县首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8月28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彩旗飘扬,全县首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这一集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标志着环江在推动素质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揭牌。蒙宏谯 摄
“我们打造这个基地,就是要通过研学旅行与劳动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民族地区教育探索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基地负责人王琳说。据悉,该项目已通过环江教育局验收,首批配备了8名专业研学导师,将开设3D打印、机器人互动、非遗手工等特色课程。
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蒙宏谯 摄
环江思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华宽在揭牌仪式上表示:“陈双村作为11个民族和谐共居的村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优势。基地的建设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据介绍,近年来思恩镇累计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此次研学基地的建成是深化农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
“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在机器人互动区,一名小学生兴奋地操作着机械臂。活动现场,来自县城区各小学的50名学生代表体验了激光雕刻、无人机操作、毛南族手工艺制作等课程。孩子们在导师指导下,亲手制作艾草锤、雕刻民族图案,在实践中感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正在基地内体验手工制作。蒙宏谯 摄
环江教育局副局长韦应松说:“我们充分利用毛南族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让学生走出课堂,促进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的深度融合。基地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工作人员给学生讲解机器人。蒙宏谯 摄
该基地分为科技体验区、非遗工坊、农耕实践区等多个功能空间。在非遗工坊内,毛南族传统手工艺人正在指导学生制作民族饰品;科技区内,孩子们围着3D打印机仔细观察打印过程。整个基地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
在基地内,一名学生正在探索微观世界。蒙宏谯 摄
“预计秋季学期开始,基地每学期可接待学生3000人次。”基地负责人王琳介绍,所有课程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符合教育部研学实践要求,又体现地方特色。例如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云游”毛南族古村落,也可以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民族图案绘制。
学生在基地里面体验VR。蒙宏谯 摄
随着揭牌仪式的举行,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研学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建在多民族聚居村的研学基地,不仅为当地教育注入新活力,也为民族地区探索“教育+文旅+农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gansuyanxue.com/2025/0830/601.shtml